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原本处于自然生态 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因为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地球才孕育出生命。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逐年增加,其中以二氧化碳尤为明显。由于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使得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正逐渐成为地球生命生存的严重威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绿色、低碳、节能、循环发展事关中国发展的大局和长远利益,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领域。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
要了解碳达峰、碳中和对环境有什么好处,首先应该看下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是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随着气温的升高,海水表面开始膨胀,两极冰雪开始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洪水泛滥是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后果,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就可能导致几百到几千米沿海地区的洪水泛滥,在我国的辽河等海域尤为明显。二是加大暴风雨、洪水的频率和程度。沿海地区的的降水量将增加最为明显,暴风雨和洪水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飓风和台风发生的次数的增加,影响面积的增大。三是生态系统改变。气候变化改变了植物生长条件,林业生态系统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由于温度、降雨量及气候等的变化,引起动植物病虫害的流行趋势及森林发展分布的改变。四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环境。气候的变化引起农业资源的短缺和沙漠化的加速,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成长周期、质量等。在各种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升温对疾病发生率有一定影响。五是对水资源影响。气候将明显改变水供应系统,导致括河流、水库等的水量以及水质发生变化。
推行“双碳”行动,首先要从碳排放严重超标的工业开始,尤其是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行业,逐步推行到个人低碳节能生活,这样才能缓解温室效应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一定程度降低发生海啸、洪灾、暴风等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影响程度,森林系统有效碳循环和森林环境得到保护,水域系统有效循环,保障饮水安全、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免受不必要的疾病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