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文体 > 论文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学情的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2-28 22:00:22 论文指导 我要投稿
找人写稿请联系微信:contact-us QQ: 1239157183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课堂上,数学这门学科作为小学教学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尽管小学数学课堂已经经过了新课程的改革,但由于数学学科的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小学生在接受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总会遇到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的教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学情,正确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也是本文所要针对的问题,即在面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时,教师应采取何种的解决方法与策略。

 

二、低年级学段的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设计的不注意,影响低年级学段的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设计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生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而在本次的调研中,某市某小学中的数学课堂中仍存在着教学设计模式化的陋习,在模式化的教学设计的模式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无法适应低年级学段的学生的特点。

 

在大多数的低年级学段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由于存在对教学目标设计的不注意的问题,只会一味地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大纲来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也导致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教学的层次感,非但无法激发起低年级学段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得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无法把握到课程的重点,进而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对于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如果教师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当前学习的特点,将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局限,同时对学生的目前乃至后续的学习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2.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无法激发低年级学段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次的实习调研中,按某市某小学中的数学课堂所呈现的情况来看。目前在该校的数学课堂中,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无法适应新课标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可在该校的数学课堂中,许多老师以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没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意识为由,仍保留着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传统的课堂中,教学的主体仍旧是老师,教学模式仍是以老师在台上的讲授,学生在台下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在这种课堂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作用非但不能体现出来,同时在台下的学生还缺少自我探究、自主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和对学科兴趣的培养。在长期被动的机械学习下,学生还容易产生对数学学科的厌倦心理。

 

2.3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这次的实习调研中,按照某市某小学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并不是特别和谐的,学生在面对这部分老师的时候,更多时候抱有敬畏的态度,而且在这种情感中畏惧的情绪要远大于尊敬。

 

在低年级学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不应该只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还应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朋友。只有在师生之间营造起较好的氛围,学生才会学会摒弃对教师的敬畏感,才会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懂得寻求老师的帮助,才能养成不畏难、不怕难的探究学习心理。

 

三.问题的解决策略

3.1设计有趣的教学情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低年级学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对于老师来说,我们应该明白自己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处于低年级学段的小学生,他们正处于一个学习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夺走注意力,同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通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诸如讲故事、做游戏的新奇手段来赋予数学课堂以更多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篇课文时,为了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中能采取创设情境的手段来导入新课。教师能够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卡通人物来作为活跃课堂氛围的手段。

 

在课文导入阶段,老师能这样导入课堂:大家都看过《熊出没》这部动画片吗?在学生被熟悉的动画人物激发兴趣的时候,接着提出问题:有一天熊大和熊二想在森林中开辟出一片新的菜地,但是由于菜地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不懂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熊大和熊二就无法开辟菜地了,你们能帮助熊大和熊二解决这一问题吗?

 

在学生自我讨论无果后,顺势导入新课。老师:既然大家通过讨论仍旧无法解决问题,但仍想帮助熊大和熊二解决决问题,那么就希望大家提起精神,好好跟随老师的脚步来学习该门新课。

 

至此,通过创设性的课堂导入,教师不但避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出现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

 

3.2加强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性,活跃数学课堂的气氛

对于低年级学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天然就对陌生的事物带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他们在追求未知的事物真相的时候也抱有着成年人难以理解的恒心与执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面对低年级学段的时候,能够通过紧扣教学重难点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主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知识。

 

在低年级学段的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的手段来增加数学课堂的互动性,逐步减少教师对学生的机械式灌输知识的环节,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加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认识几和第几》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能够通过加强数学课堂中的互动性的手段,来使得师生之间始终能保持活跃的互动氛围。课上,老师能借助新媒体等教学手段与学生开展一个名为“动物园点灯笼的游戏。”

 

首先,老师向学生提问到:这里面一共有多少个灯笼呢?在学生回答正确后,老师在表扬过后继续提问道:图中被点亮的灯笼又是第几个呢?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后,老师再次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表示肯定后,正式向学生引入与介绍基数与序数的概念,在师生活跃的互动中解决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

 

3.3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重视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除了在备课阶段要做到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的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本门课堂的教学质量,在面对低学段小学生的时候,有针对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效率。

 

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是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数学老师所提出的新的要求,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各种能激发起学生兴趣的元素通过灵活的手段体现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生的过程之中,在为学生营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的同时,使得学生能最大程度地接受到新知。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诸如做游戏、听音乐与故事情节讲演以及情景再现的手段将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高矮》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通过邀请台下数个学生按照身高不等的顺序进行排序的直观手段,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方式来掌握“高矮”的关系与概念。并让学生通过举例现实生活中的“高矮”不同的两个事物,例如爸爸与妈妈的身高,姚明与王宝强之间的身高差度等等随处可见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

 

四、结语

根据某市某小学的具体实践情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传统的数学教学枯燥与单一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教育工作者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让更多的小学数学老师在面对低年级学段的学生的时候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课堂知识的重难点,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况来不断调整教学手段与方法,始终将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与知识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的天职,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

 

五、引用

[1]李永梅.教师角色与行为艺术[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周炳辉.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及价值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2):131-132.

[3]陈式云.浅谈新背景下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67.

[4]孙晓明.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8(36):70.

[5]陈坚.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J].才智,2010(33):42.